核四重啟公投領銜人黃士修在昨日(11/18)的意見發表會中,對反方代表台電許永輝處長說出「安頓好身家了嗎」、「沒有再跟你開玩笑」、「你下一段小心發言」等語帶要脅的言論,令人不免覺得核四正方簡直是因為沒有其他正面理由支持自身的論述,才只好出此下策。

針對核四重啟公投,綠黨謹提出五大理由,籲請投下反對票,以避免讓北台灣陷入不可知的風險,停止陸續製造無解決方案的核廢料,尤其避免讓核電桎梏再生能源的發展。唯有能源轉型的成功,台灣經濟在未來零碳時代才能仍然穩健成長。


核四不安全


核四是1980年提出的規劃,已經是40年前的老舊技術。歷經 2011 年福島核災衝擊,全球核工業衰退,於2014年宣布封存。監察院報告顯示,台電於陳報興建計畫時,未如實報告核四建廠成本,明顯低估。反映過往國營事業的文化,「只要上一壘,保證奔回本壘」,先用低估的成本影響政府對效益的評估,以後再追加。但是預算不足導致統包廢標,故台電決定自行主導核四廠建造,但經驗技術明顯不足,以致建廠過程,狀況頻出。施工期間曾有不按圖施工、違法變更設計、設備多次泡水、起火等諸多爭議,難以確保品質。最近又發現下方有S斷層通過,因為核四已經封存,該斷層尚未經過足夠的地質調查。因此核四廠極不安全。

核四距完工尚遠


眾所皆知核四廠尚未完工,並不是堪用的電廠,而是個爛尾工程。核四於 2014年完成1號機之試運轉測試,許多項目迄未獲原能會審核通過。2號機零件被大量挪用到1號機,遭監察院糾正。許多核四零件目前已停產,2號機缺零件,未來也難以通過試運轉測試。且電廠應有的備品取得困難。核四若要啟用,須將已拆卸之設備進行回裝,經原能會審查、核准填裝燃料後,經過1年之熱機測試才得以商轉。經濟部評估若重啟必定超過10年。需要再投入之經費可能高達 800億元以上。即便公投通過核四商轉,亦不可能運轉,無併聯發電之可能性,完全不能解決缺電問題。

核災影響太深遠


核電災害的特殊本質,就是輻射汙染眼睛看不見,半衰期長難以清除,對人體的傷害難以測量。外洩的輻射汙染散布在人及動物的身體裡,水、土壤、樹木和建物之中,難以清除和復原。
就以十年前福島核災為例,民眾撤離圈至少20公里, 撤離人數25萬人以上。事實上各國政府紛紛提出更大的撤離圈建議。許多福島居民拋棄家園,原來的人生被迫中斷,成為寄居他鄉的遊魂。台灣人迄今仍將來自5縣生產的食品稱為「核食」。支持核能的人士強調福島事故中,因海嘯死亡達2萬人,卻無人因核災而死亡。這個見解過份粗疏,無視核災對個人、對土地、生態、社會及經濟的深遠影響。就試想同樣情況發生在台灣,我們將如何處理土地除汙?如何安置離開家園的人們?更何況核四廠離首都圈這麼近。

核廢料迄今無解答


核廢料最終處置是全球性的難題。目前除了芬蘭和瑞典因具地理條件,已經選址興建外,即使是核能大國如美國、法國都困難重重,尚在選址過程中。全球迄今尚無任何一座已經成功啟用的高階核廢料最終處置場。有些人說核廢料已經有再處理技術,其實是再製造成新的核燃料束,再製後仍然須運載回核廢料產出國,完全未解決最終處置問題。

目前台電在核二廠向新北市申請建造的核廢料乾貯設施計畫,僅能作「中期」使用,並非永久或最終處置場。在根本沒有解決方案情況下,若率爾動工,等於是拿中期貯存作為永久方案,使新北市成為高階核廢料最終處置場。但中期貯存場環境條件不足,台灣天然災害尤其是地震頻仍,幾十年後看不見的輻射毒性恐將逐漸逸出,汚染大台北地區。將該處理的難題如此草率敷衍丟給下一代,絕不能當作能源政策。

核電將桎梏能源轉型


台積電加入RE100,承諾未來100%使用再生能源。另外蘋果供應鏈也要求產品100%使用綠能。使用綠能逐漸成為參與國際經貿的必要條件。能源轉型不惟是環境考量,也是參與經貿不得不然,否則將被剋以巨額「碳稅」。源於再生能源間歇性的特色,需要升降快速的燃氣發電做為橋接項目,與其配合。若台灣未來朝核電發展,因為核電無法快速升降,將壓縮無法24小時供電的再生能源,其結果將造成能源轉型的失敗。未來在零碳時代,台灣的再生能源投資不敷使用,使產業失去競爭力。

許處長在公投說明會細述核四廠的細部設計失當,施工粗疏等種種問題。他認為,沒有安全,就沒有核電。綠黨認為,若核四重啟公投案通過,不但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卻將帶來無限的風險,請堅決投下不同意票。

核四公投17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