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綠黨副秘書長 李春祥
高度爭議的「生態社子島」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將於8月18日再度召開。社子島計畫最大爭議就是將採取全區區段徵收,以剷平方式,將整個區域重新打造開發。部分宮廟、老宅被認為有文史價值者經抗議後計劃以公園形式保留。開發計畫完全無視地方聚落紋理,原來居民在地生活,完全是一個巨大的房地產開發案。
去年(2020年)6月,監察院針對社子島開發案啟動調查,陳列各項違失。尤其第3項指出,本案以區段徵收方式辦理整體開發,惟內政部究是否已審查通過其公益性及必要性,市府與內政部說法各異,顯示有關區段徵收公益性及必要性審查之程序,相關法規之規定欠缺明確性。
第4項指市府辦理開發計畫,對社子島開發方向之規劃,於提出方案前,事先未和當地居民充分討論及徵求其意見,作業程序顯有不周。
所謂「生態社子島」計畫毫無生態可言。
因此綠黨認為,在市府拿出替代方案來談之前,環評不應該再繼續進行下去。
我們對替代方案有下列4點考量。
人文生態聚落 vs 電梯大樓社區
社子島樸實美麗的環境十分珍貴,並非老舊。例如許多宮廟、古宅藏有非常細緻美麗的歷史脈絡,卻是活生生的民眾生活日常一部份。又例如社子島巷弄縱橫,居民彼此熟識互相照顧,人情味濃厚。社子島其實是人文生態飽滿的聚落。
因此在社子島大幅開發,蓋電梯大樓,並非改善居住環境的路徑。市府應該整建社子島既有的聚落社區,改善生活機能,給予合理容積改建,而非用推土機推平既有的一切。社子島固然有違章工廠,但是這種情形中彰雲都有,市政府應負責任取締排除,而非竟以此為剷平開發之藉口。
綠色基盤 vs 灰色基盤
綠色基盤是都市區域非常珍貴的資產。綠色基盤是由自然環境、水與綠空間構成的網絡。都市綠色基盤包括林地、開放綠地、公園、自然保留地、鄉野、庭園、濕地、綠地等。生態社子島計畫將推平聚落、林地、菜園,建造水泥高樓城市。
是以控固力為主要內涵的灰色基盤。將繼續增加熱島效應。開發計劃填方達518萬立方公尺,在240公頃土地上平均填高二2公尺。
恐怕是生態環境的大災難。
1.1萬人的市長 or 3萬人的市長?
台北市的人口明顯呈現負成長。因此建造更多住宅,並不應該是市政府施政的目標。市政府應該為現在1.1萬居民服務,而非為未來計畫的3萬虛擬人口服務。更不應該是為房地產開發計畫服務。
全區區段徵收計劃將使許多人無法繼續居住,被迫遷離社子島。形成驅逐低端人口,騰籠換鳥的情形。對市政府來說是非常不道德的。
韌性聚落 vs 高堤防熱島
今年瞬間強降雨頻繁。台北市和新北市市區常常出現道路積水,來不及退卻。洪泛區及疏洪道並不能解決問題。與其不如增加社區承洪韌性。
台北地區防洪計畫的計算未考慮員山子分洪道效益。我們認為防洪計畫應先檢討計算,再來規劃社子島開發計劃。即使社子島及關渡平原仍須負擔承洪責任,也應該調整為韌性聚落承洪,取代建築高堤防,全區填地面的思維,使社子島成為水泥熱島,對環境非常不利。